在长达四个月的停牌后,中国两大航运央企的重组方案终于出炉。
据新华社消息,12月11日晚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和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旗下的中国远洋(601919.SH)、中海发展(600026.SH)、中海集运(601886.SH)、中远太平洋(01199.HK)等八家上市公司的重组方案已经得到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通过。
此前传言称两家将在上海成立一家名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的新集团,但11日晚的上市公司的公告暂未提出要成立一家新的集团,而是按照不同业务板块先行整合。
不过从另外的匿名消息源获悉,成立新集团的事项并非空穴来风,可能会是两大集团明年的动作。新集团总部预计会放在上海。
记者10日已经从权威渠道得到了这份方案的部分内容,具体核心事项与11日晚间正式公告的版本一致。相比合并,用整合来描述以下事项更为合适:
1、中国远洋定位集装箱全球服务集群上市平台,为此中国远洋不仅将保留原有的集装箱业务,还将租入并经营中海集运的全部集装箱船舶和集装箱,并收购后者的网络资产。
2、中海发展定位于油运上市平台,为此中海发展向中远集团现金收购大连远洋100%股权,中远旗下的油运资产实现上市。
3、中海集运定位以租赁业务为主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为此中海集运将以现金购买两大集团旗下的租赁和金融资产。
4、中远太平洋定位码头业务的专业化上市平台。为此中远太平洋将收购中海集运以及中海集团持有的码头资产,并将集装箱租赁业务出售给中海集运。
5、两大集团的干散货业务全部剥离出上市公司,由中远接手。其中,中国远洋将原有的干散货业务将出售给中远集团,中海发展向中远集团或其子公司现金出售中海散运100%股权及其他散货资产。
6,中远航运(60048.SH) 、中远国际控股(00517.HK)、中远投资(COSC.SI)和中海科技(002401.SZ)不涉及此轮重组。
预计在明年完成这一系列的资产互换和整合后,四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及行业领军地位均将得到长足的提升和巩固——中远集运将成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航运公司,中远太平洋将成为以吞吐量计的全球第二大码头运营商,中海发展将成为全球油轮船队运力最大的公司,中海集运将成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租赁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曾在今年报道,除了旗下同类业务整合外,双方原本有考虑成立一个凌驾于两大集团之上的投资运营公司,之后再逐步推进资产、财务和人员的整合。但最终出炉的方案显然不同,选择了先从业务合并着手。
按照现有的重组方式,两大集团的业务发生了哪些大变化?重组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我们可以从不同业务板块进行详细的分析:
1、集运业务:造就全球第四大集运班轮公司
集装箱运输看重规模效益,一直被认为是此次中远中海重组的重中之重。正如中国远洋的公告,吸收了中海集运的集运资产后,中国远洋将成为全球第四大的集运公司。按照行业机构Alphaliner11月的数据,两家的运力占比之和可以达到7.6%,仅次于马士基、地中海和法国达飞三大巨头。
2、干散货业务:退市后韬光养晦
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干散货运输市场就开始不断走低,而今年随着中国经济放缓的因素更是出现了继续下探的趋势——BDI指数今年11月跌破500点,创下30年来的新低。中远和中海的干散货业务原本就已经亏损,而短时间内干散货需求也没有好转的迹象,此时将干散货业务剥离,有利于避免拖累上市公司的业绩,便于上市公司进行业务转型。
3、码头业务:专业化运营锦上添花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航运央企都在沿途国家提前布局码头资产。中远太平洋已经是全球顶尖的码头运营商之一,在亚洲欧洲美洲以及非洲都有码头业务布局。吸纳中海的码头资产并退出集装箱租赁业务后,中远太平洋在全球的集装箱码头数将达到42个,既可以实现码头网络的完善,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国家战略的实施。
4、金融业务:不只是集装箱租赁
和其他板块“合并同类项”的做法不同,两大集团在金融板块业务稍微复杂——中海集运将集运资产出租给中国远洋后,将两大集团的投资、租赁和其他金融资产吞下,转型为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未来中海集运试图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租赁公司,并将向港口、物流环节延伸。
5、油运业务:全球最大油品运输公司
这次中海发展吸收了中远集团旗下的大连远洋并剥离散货业务后,将缔造全球运力规模第一的油品运输公司。按照兴业证券交运的计算,市场份额将占到3.3%,其超大型油轮(VLCC)载重吨也将是全球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3%。